雷锋在建国以来直到1962年去世的传奇经历,更像是一个穿越到9岁小孩的后来人做的神走位。
褪去政治宣传的涂抹,抛开带时代色彩的符号包装,会发现雷锋最朴素的思想就是报恩。一个父母双亡,没人关爱的孩子,这样的生活如果再持续几年,伴随他进入叛逆的青春期,童年阴影会强大到扭曲他一辈子的人生道路。但雷锋是幸运的,童年的痛苦足以让他有刻骨铭心的记忆,又未漫长到扭曲他的人格。
周恩来同志曾把雷锋精神概括为四句话:“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,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,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,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”。或许“阶级”、“革命”这样的词汇已经远离我们,但是“爱憎分明”“言行一致”依然应当成为我们的行为准则。
?
看看我们自己,能不能做到明辨是非、爱憎分明,能不能做到言行一致、真实诚信?我们应该明白,无论这些精神的载体是什么,都不妨碍我们追求这些美好的品质。